一、試樣制備與處理
- 試樣要求 
- 試樣需平整、無裂紋、氣泡或機械損傷,厚度均勻(建議0.1~3mm),面積應大于電極直徑的2倍。 
- 模塑件表面需無缺陷,厚度公差控制在±2%以內。 
- 液體介質測試時,試樣需在變壓器油或硅油中浸漬48小時。 
- 預處理 
- 試樣需在標準環境(溫度23±2℃、濕度50±5%RH)中調節至少24小時,以消除環境因素干擾。 
二、環境與設備控制
- 環境條件 
- 試驗箱需具備溫濕度控制功能,溫度23±2℃、濕度50±5%RH,避免濕度升高導致材料吸濕性下降或溫度波動影響測試結果。 
- 高溫測試時需使用油浴(如300℃)消除表面放電干擾。 
- 設備校準與安全 
- 定期校準高壓分壓器、電流傳感器,確保電壓誤差≤3%。 
- 設備需配備過流保護、過壓保護、自動放電裝置及聯鎖裝置(開門斷電)。 
三、測試操作規范
- 電極選擇與安裝 
- 根據材料類型選擇電極(如板-板、球-球、針-板),確保電極表面光滑(粗糙度Ra≤0.8μm)且安裝同軸。 
- 薄試樣優先使用不銹鋼電極以減少擊穿損傷。 
- 升壓方式與判定 
- 升壓速率:工頻試驗推薦100V/s(快速法)或逐級升壓法(初始電壓為預期值的50%,每級增加10%并停留1分鐘)。 
- 擊穿判定:電流驟升或貫穿性放電時自動切斷電源并記錄電壓值。 
- 耐壓測試 
- 施加規定電壓(如1.5倍額定電壓),保持1分鐘觀察是否擊穿或局部放電。 
四、數據處理與結果分析
- 數據記錄 
- 至少測試5個有效試樣,剔除偏離平均值±20%以上的異常值,計算擊穿電壓平均值、標準差及耐壓強度(擊穿電壓/厚度)。 
- 保存電壓-電流曲線及試驗報告,支持導出至Excel或Word。 
- 影響因素 
- 試樣厚度:非線性影響擊穿電壓,需標注測量方法(如激光測厚儀)。 
- 電極邊緣效應:采用大曲率半徑電極減少局部放電干擾。 
五、安全防護與應急措施
- 操作人員要求 
- 需持證上崗,穿戴絕緣手套、鞋及護目鏡,保持安全距離。 
- 試驗區域設置隔離圍欄及警示標志。 
- 應急處理 
- 設備配備急停按鈕,異常時立即斷電并排查原因(如環境濕度超標或試樣污染)。 
- 直流試驗后需手動放電,避免殘余高壓危險。 
六、設備維護與標準合規
- 維護:定期檢查電極磨損、高壓線老化及接地可靠性,推薦每年一次計量校準。 
- 標準對比:注意與ASTM D149、IEC 60243等國際標準的差異(如升壓速率、電極尺寸)。 


